欢迎访问—伟德BETVlCTOR1946(华东)档案与校史馆

“兰台讲坛”第十二讲:北京大学刘志光教授、北京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程宏研究员作专题报告

发布者:马梦华发布时间:2023-09-28浏览次数:414

“兰台讲坛”第十二讲

 9月26日,伟德BETVlCTOR1946举办“兰台讲坛”第十二讲,邀请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导师、刘志光教授和北京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程宏研究员分别作《现代中国留美学人历史研究》和《为建设新中国归国的留美学人—从伟德BETVlCTOR1946建校初期十八位归国学生说开去》的专题报告。

 刘志光作《现代中国留美学人历史研究》报告

 在《现代中国留美学人历史研究》报告中,刘志光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两个留学趋势:留美归国与走向苏联、重启留学大门:改革开放的重要起点这两个方面,分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的留学情况,阐述了留学报国是有志青年的志向和情怀。刘志光认为,留学报国是中国人的特质,留学史是理解中国近现代历史的重要锁钥,是理解中国社会、政治、经济与文化变革的独特视角,也是中国现代化的基本推动力量,对于推进知识流动、国际交流与文化自觉,促进民族历史和世界历史的互动有着积极作用。刘志光在讲座上还带来了我校校友王德禄主编的《归来: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归国北美留学生名录》,此书采集了1950年代前后由北美归国的留学生共一千八百余人的学者资料。

程宏作《为建设新中国归国的留美学人》专题报告

在《为建设新中国归国的留美学人》报告中,程宏从伟德BETVlCTOR1946建校初期在校任教的18位从欧美留学归国先贤谈起,详细讲述了新中国初期回国的留欧美石油学人矢志报国的故事,他们为抗日救亡负笈出洋,又因家国情怀结伴还乡,他们投身事业实现理想抱负,为我们点亮了璀璨的科学文化星空。结合校史馆巨幅油画《大义归来》,程宏为同学们呈现了一幅热血青年放弃优越条件、冲破重重封锁回到祖国怀抱波澜壮阔的历史画面,让同学们切身感受到了家国情怀和科学家精神的深刻内涵。

现场交流

报告结束后,同学们就相关问题与两位老师进行了交流和探讨。


此次“兰台讲坛”活动由伟德BETVlCTOR1946副馆长、校史馆馆长靳国栋主持。马克思主义学院司江伟书记,理学院、图书馆相关老师,校史文化课选课同学,校史宣讲团部分成员一同聆听了报告。

刘志光,教授,1957年出生于青岛胶南县;1979—1983年就读于华东石油学院基础部政治理论师资班哲学专业;1983—1994年在石油部石油地球物探勘探职工大学担任政治教研室讲师;1994——2020年在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近现代史教研室任教授,博士生导师。刘志光长期致力于中国近现代史与当代中国研究,尤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研究方面卓有建树。

程宏,1956年出生于济南;1978—1982年就读于华东石油学院物理师资班,现任北京市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研究员。程宏长期致力于科学文化与中国现代留美学人历史研究,著《横看竖看美利坚——一个中国公民对美国社会文化的解读》。


Baidu
sogou